自开展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原则,突出城市特色,注重应用集成与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参与,推动民生领域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惠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具备一定示范效应。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抓好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等5个国家级的示范(试点)工作。在全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挥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二是建立工作机制。2015年1月,国家信息中心、桂林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桂林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建设和智慧产业的发展。同时成立了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专家组,负责对桂林市信息惠民工作进行指导,并建立了跨部门的协调决策机制。信息惠民纳入2015年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十三五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推动信息共享。桂林市已经形成了由政务云、私有云和企业云混合组成的桂林市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已有协同办公平台、数字化城管系统、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等多个应用运行于政务云平台。
四是社保惠民局面新。完成全市统一的“五险合一”应用软件的开发建设,按照“同人同城同库”原则,建成市级数据中心,形成业务流程规范统一,数据市级集中,业务经办和服务向下延伸的社会保障信息化新局面。
五是医疗惠民成效实。建成涵盖预约诊疗服务、健康保健咨询服务、智能导诊服务等功能的桂林市统一预约诊疗服务系统,目前已实现市人民医院、市妇女儿童医院、市中医院等医院检验信息系统互联和检查结果信息共享,起到减少重复检查,降低患者就医费用的作用。
六是社区惠民服务多。到2014年底桂林“12349”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已完成该平台中呼叫系统、老人定位系统、为老数据库权限系统和爱心助老服务系统等的建设,加盟服务商家120余家,为老人提供各种生活帮助如家政服务、紧急救助10大类百余项服务。
七是公共安全惠民效果好。顺应群众的心声和需求,把平安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紧抓不放,树立“大平安”理念。建了立体化公共综合防控及社会安全服务和紧急事件应对体系,实现社会环境综合治理跨部门信息共享、应急联动、协同处置,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是就业惠民作用大。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建设桂聘人才网,实现了就业信息的共享,为群众提供网上就业信息服务。
九是养老惠民动作快。秀峰丽君社区、七星毛塘路社区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项目推进顺利。
十是旅游惠民特色好。突出桂林国际旅游城市特色,开启智慧旅游惠民服务。建立了旅游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等一批旅游信息化相关工程,引导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规范健康发展,形成了以桂林国旅为代表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运用企业群。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3871万人次,同比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203万人次,增长5%;实现旅游总收入421亿元,增长20%,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